發布時間:2023-08-29 11:44:05作者:質安部 王燕閱讀次數:
今年電影界的暑期檔可以說是爆火,從《消失的她》到《長安三萬里》,從《八角籠中》到《孤注一擲》。既有適合成人世界的生活剖析,也有抓住小朋友們眼球的小李白、小高適,還有可以橫跨老中青幾代人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,讓人應接不暇。
周末應孩子心愿,去看了電影《孤注一擲》,回家路上,便滔滔不絕談及他的電影感想,對于詐騙,他說,那些上當的人,大多數都是為了高薪,想著不勞而獲,想著一夜暴富或者不小心陷入騙局,嘗到前期一點蠅頭小利或者輸掉小錢為了趕本越陷越深,最后無法自拔。像潘生很聰明,但是還是被騙,雖然他在積極的自救,但是如果沒有警方的全力營救,他最后還是無法安全回國;對于結局,他說,在電影的最后中國警方申請境外執勤,聯合出動搗毀了詐騙窩點并解救了被騙人員,這說明我們國家重視每一個同胞的生命,哪怕是遠在境外,面臨重重困難,也要將他們平安帶回來,這讓我做為一個中國人很驕傲、自豪,但是又出現一個鏡頭,是一個人手上拿著詐騙窩點的籌碼,說明那個人是反派,雖然警察解救了潘生這批被騙人員,但是詐騙犯罪分子并沒有一網打盡,還是會有何種層出不窮的騙子和騙術,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,保護自己不要上當受騙。
說真的,我驚訝于孩子對《孤注一擲》的理解,也欣慰他沒有把這個電影當作脫離現實的虛空,而是很認真的結合自己的認知世界和我述說他的感受。在他的理解中,詐騙是另一種毒品,千萬不能沾染,一夜暴富、境外高薪更是不能輕信,詐騙無處不在,一旦被騙定是萬劫不復。
的確,詐騙的可怕之處在于它無孔不入,花樣使起來五花八門。 “想成功,先發瘋,不顧一切向錢沖”、“拼一次,富三代,拼命才能不失敗”。這些瘋狂的口號聽起來勵志,實際上是一種心理暗示和操縱,目的就是讓受騙的人忘記良心和道德,為了金錢而不擇手段。而我們一旦放松警惕或存有貪婪的私心,血本無歸或人頭買賣就會出現在我們中間。
“一失足成千古恨”。面對不切實際的暴富幻想,我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,腳踏實地的去耕耘付出,心安理得的享受收獲的成果,即使面臨困境,也不能失去對正義和希望的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