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3-03-13 11:38:01作者:水利部網站閱讀次數:
3月3日,珠江水利委員會啟動2022—2023年珠江枯水期第7次壓咸補淡應急補水調度。3月6日,應急補水水頭按調度預期到達珠江河口,成功壓制了咸潮,確保了澳門、珠海、中山等地供水安全。
實施應急補水調度以來,珠江水利委員會密切監視流域雨情、水情、咸情,滾動研判分析、精細制定方案、精準選定壓咸時機,先后下達8道調度指令,調度西江龍灘、巖灘、大藤峽、西津、長洲等水庫集中向下游補水,同步調度北江飛來峽水利樞紐配合西江水庫群,累計補水5億立方米,西江、北江中下游河道徑流顯著增加,西江梧州站、北江石角站平均流量維持在1800、300立方米每秒以上。
截至目前,西北江三角洲磨刀門水道最大咸界下移了約32公里,珠海市主力取水口平崗泵站、竹洲頭泵站全天可抽取淡水,累計從河道抽取淡水765萬立方米,顯著增加珠澳供水水庫群蓄水水量;中山市坦洲鎮馬角水閘累計置換淡水水量280萬立方米,西灌渠內氯化物含量降至200毫克每升以下,保障坦洲鎮正常供水。
下一步,珠江水利委員會將按照水利部的統一部署,強化風險意識、憂患意識,樹牢底線思維、極限思維,密切關注流域雨水咸情,強化“四預”措施,統籌供水、發電、航運等多方需求,優化調度抗旱保供水“三道防線”,保障供水安全,為流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水安全保障。